道路划线工艺是交通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,主要分为热熔划线、冷漆划线及特殊工艺(如振荡标线)等类型。以下是各类工艺的核心流程与技术要点,结合现行施工标准和工程实践总结:
🛣️ 一、热熔划线工艺(主流工艺,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及车流量大的区域)
热熔划线因耐磨、反光性好、寿命长(一般3~5年)而被广泛应用。其工艺流程如下:
施工准备与安全防护
路面处理
测量放样
底胶(下涂剂)喷涂
涂料熔融与涂敷
加热控制:热熔涂料在180–220℃下熔融,持续搅拌10分钟至均匀液态。
机械化施工:使用划线机匀速涂敷,厚度控制在1.5–2.0mm(如和襄高速项目标线厚1.8mm)。
同步撒布玻璃珠:涂敷同时嵌入反光玻璃珠(用量约0.3kg/m²),提升夜间可视性。
质量检查与开放交通
检查标线厚度、逆反射系数及线型平整度,修正缺陷。
待标线冷却硬化(约5分钟)后撤除防护,开放通行。
技术优势:自动化程度高(如和襄高速设备日产量达6000㎡,效率为人工6倍),厚度与反光性稳定。
🎨 二、冷漆划线工艺(适用于停车场、厂区等低负荷场景)
冷漆划线采用常温涂料,施工快捷且成本低,但耐久性较弱:
基面处理:清洁路面,无需加热。
人工涂敷:直接喷涂或滚刷冷漆涂料,漆膜厚度1.2–1.5mm,干燥时间<5分钟。
适用类型:停车位线(2500×500mm)、导向箭头、禁停网格等。
特点:色彩鲜明,操作简单,适合短期需求或室内场所(如地下车库)。
⚠️ 三、特殊工艺:振荡标线与铣刨更新
振荡标线(振动标线)
旧标线铣刨
四、关键质量控制要点
环境条件:温度>5℃、湿度<80%,避免雨雪大风天气施工。
材料标准:
验收指标:线宽误差≤±5mm,厚度偏差≤±0.2mm,逆反射系数≥150 mcd·m⁻²·lx⁻¹。
总结建议